热门回答
唯物辩证法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世界,形而上学则是用孤立的观点看世界。唯物辩证法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世界,而形而上学则用静止不变的观点看世界。
唯物辩证锋旦法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,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;形而上学则否认事物内部存在的矛盾,把事物变化的原因归结为外部力量的推动。
什么是辩证法?
辩证法也被称为辩证的方法,希腊时期的辩证法类似于辩论,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因为持有不同观点,希望通过合理的讨论来获得真正的知识。
但这个辩论败基缺排除了主观因素(例如情感诉求和现代贬义的修辞)。
什么是形而上学?形而上学,是原始哲学的一个门类,指对在无法用经验证据证明的情况下,对世界本质的猜测。
最早由亚里士多德所构建,称其为“第一哲学”、“第一科学”。
形而上学的主要问题包括:世界的本察辩原是什么,灵魂是否存在,自由意志,因果关系等。1、辩证法
①基本定义
辩证法是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世界的哲学思想,包括古代亏巧朴素辩证法、近代唯心主义辩证法(以黑格尔为代表)和唯物辩证法(即马克思主义哲学)三个发展阶段。
②词义演变
“辩证法”的英文销圆键单词为dialectic(s),来源于希腊文,原意是指通过辩论证明真理的方法。辩证法这个词,最早见于柏拉图的著作。
斯大林指出:“在古代,所谓辩证法,指的是以揭露对方论断中的矛盾并克服这些矛盾来求得真理的艺术。”(见《列宁主义问题》,第630页。)
后来,“辩证法”一词演变为指称“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世界的哲学思想”,包括古代朴素辩证法、近代唯心主义辩证法(以黑格尔为代表)和唯物辩证法(即马克思主义哲学)三个发展阶段。
恩格斯写到:“辩证法不过是关于自然、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。”
2、形而上学
①基本定义
形而上学一般特指用孤立和静止的观点看世界的哲学思想,有时泛指同经验科学相对应的各种抽象的哲学理论。
②词义演变
形而上学的英文单词是Metaphysics。公元前一世纪安德罗尼克编辑古希腊哲学哲学家亚里士多德(公元前384-322)的著作时,把其中专讲事物的本性以及事物发生、发展的原因的一些篇章放在《物理学》之后,定名为“在物理学之后”。中世纪时有人把“在物理学之后”合成一个词。直译成汉语,应是“后物理学”。从十三世纪起,“后物理学”被当作哲学代名词使用,指的是从理性的角度来探索上帝、灵魂和天使等学问。
我国近代著名旅欧学者严复在翻译《物理学之后》这本书时,根据《易经》中的一段话“形而上者谓之道,形而下者谓之器”,将书名译为《形而上学》。
后来形而上学一词演变为特指与辩证法相对立的哲学观点。
3、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(对立)
①联系观点与孤立观点的对立;
②发展变化观点与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;
③全面观点与片面观点的对立;
④两者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腔塌承认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。